微軟的 GitHub 正在將其整個基礎設施大規模遷移到 Azure,這一舉措非常重要,以至於該公司正在暫停新功能開發以完成這一任務。
在緊迫的容量問題和人工智能需求的推動下,這一決定是自 2018 年收購以來該平台與其母公司整合中最具決定性的一步。
這一戰略轉變,預計需要長達兩年,這標誌著與母公司 Microsoft 的更深入整合。就在前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多姆克(Thomas Dohmke)辭職兩個月後,該平台被併入微軟的 CoreAI 部門。
與時俱進的“存在”舉措 人工智能
此次改革的主要驅動力是 GitHub Copilot 等人工智能工具的爆炸式增長,這些工具從根本上改變了開發人員使用該平台的方式。 GitHub 的領導層表示,其目前位於弗吉尼亞州專用數據中心的基礎設施已達到運營極限。首席技術官 Vladimir Fedorov 在致員工的說明中稱這種情況不可持續。
他表示,“我們的數據服務器容量受到限制,在北弗吉尼亞州提供更多在線容量的機會有限 開發人員活動的激增和計算密集型人工智能工作流程產生了對只有超大規模雲提供商才能可靠提供的資源的需求。
Fedorov 直言不諱地將這種情況描述為對該平台的未來至關重要,他說:“GitHub 的存在能力在於能夠擴展以滿足 AI 和 Copilot 的需求,並且 Azure 是我們前進的道路。 “
GitHub 首席運營官凱爾·戴格爾 (Kyle Daigle) 呼應了這一觀點,證實了該公司注重可擴展性以維持服務質量。他在一份聲明中解釋說:“我們需要更快地擴展,以滿足開發人員活動和人工智能驅動的工作流程的爆炸性增長,而我們當前的基礎設施正在達到極限。 “
此舉對於維持其龐大用戶群所依賴的穩定性和性能至關重要。
全力投入 Azure:一次高風險的遷移
為了確保過渡成功,GitHub 正在採取重要步驟,暫時停止大多數新功能的開發。 Fedorov 在備忘錄中強調了集中精力的必要性,並指出,“我們將要求團隊推遲功能工作,以專注於遷移 GitHub。我們的機會窗口很小……我們需要盡可能縮短該窗口。 “
雄心勃勃的目標是在 12 個月內完成核心遷移工作,並在 24 個月內完成全面過渡。
這種全力以赴的方法是基於過去的失敗。 GitHub 此前曾嘗試部分遷移到 Azure,但最終陷入停滯或被放棄。
Fedorov 直接承認了這些挫折,他承認,“我知道這不是我們第一次說 GitHub 將遷移到 Azure。我也知道這些類型的遷移可能會拖延下去,拖得越久,失敗的可能性就越大。 “這一次,領導層的任務很明確:遷移必須完成。
但是,遷移帶來了巨大的技術風險。熟悉該平台架構的消息人士對將復雜系統(例如 GitHub 的裸機 MySQL 集群)遷移到雲環境表示擔憂。
這些數據庫構成了服務的支柱,執行不力的轉換可能會導致更多最近困擾該平台的中斷。
GitHub 的一位發言人試圖安撫用戶,稱其可靠性 重中之重,遷移是確保長期可用性的關鍵。
獨立時代的結束
這次遷移標誌著微軟在 2018 年以 75 億美元收購 GitHub 時所承諾的運營獨立性的最終終結。當時,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 (Satya Nadella) 支持該平台的自主權,他表示:“微軟是一個 開發者優先的公司,通過與 GitHub 聯手,我們加強了對開發者自由、開放和創新的承諾。 “該交易於當年晚些時候敲定。
多年來,微軟一直扮演著謹慎的管理者角色,很大程度上允許 GitHub 維持自己的文化和基礎設施。但首席執行官托馬斯·多姆克 (Thomas Doohmke) 於 2025 年 8 月的離職是一個明顯的轉折點。
他的退出恰逢 GitHub 置於微軟 CoreAI 部門的直接控制之下,此舉旨在加強與公司核心人工智能戰略的一致性。
遷移到 Azure 是此次整合中合乎邏輯的下一步。它反映了微軟內部最近的其他重組,例如重新統一 Windows 工程團隊以加速其“代理操作系統”願景。這種模式表明了公司明確的使命,即打破孤島並將所有主要平台集中於統一的人工智能優先的未來。
雖然這承諾提供更多資源並與 Azure AI 等工具進行更深入的集成,但它也將 GitHub 的命運與微軟的內部優先事項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結束了世界上最大的開發者社區的獨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