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反壟斷監管機構已正式指控蘋果濫用其市場主導地位,指控該公司的隱私規則旨在壓制競爭而不是保護用戶。

競爭和消費者保護辦公室 (UOKiK) 於週二宣布這一決定,表示蘋果的應用跟踪透明度 (ATT) 框架不公平地限制了第三方廣告商,同時豁免了自己的服務。如果罪名成立,這家科技巨頭可能面臨高達其年營業額 10% 的罰款。

蘋果立即予以反擊,威脅稱如果被迫修改隱私功能,將完全從歐洲撤回該功能。該公司聲稱,此次調查是由“數據跟踪行業”的壓力而非消費者利益驅動的。

武器化隱私:收費機制

除了初步調查之外,UOKiK 還對 Apple Inc.、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 和 Appl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提出正式反壟斷指控。這些指控的核心是指控 ATT 框架是一種自我偏好的工具,而不是中立的隱私護欄。

UOKiK 總裁 Tomasz Chróstny 的官方指控聲明概述了調查的具體理由:

“我們懷疑蘋果操作系統中實施 ATT 政策的方式可能會導致對競爭的不公平限制。因此,我在本案中啟動了反壟斷訴訟,對蘋果、Apple Operations International 和 Apple Distribution International 提出濫用支配地位的指控。”

監管機構認為,蘋果通過狹隘地定義“跟踪”,特別是在公司之間共享數據,創造了“雙重標準”。這一定義方便地使蘋果自己在 iOS、App Store 和 Apple ID 上的內部數據組合免受相同的限制。

UOKiK 總裁 Tomasz Chróstny 明確警告稱,這種設計“可能會導致蘋果比獨立應用發行商更頻繁地獲得用戶許可,以廣告為目的處理數據。”

具體來說,調查凸顯了用戶體驗 (UX) 設計中的差異,據稱該差異通過“黑暗模式”操縱用戶選擇。

第三方應用程序被迫顯示一條提示,要求用戶“要求應用程序不要跟踪”,這是一個充滿負面含義的短語,不鼓勵用戶同意。相比之下,蘋果自己的提示邀請用戶啟用“個性化廣告”,將數據收集視為一項功能而不是隱私風險。

UOKiK 對所謂的歧視性 UX 設計的技術細分詳細說明了差異:

“此定義的結果是 iPhone 和 iPad 屏幕上顯示不同的消息。對於第三方應用程序,用戶會看到一條請求同意“跟踪”其活動的消息,這與負面影響相關。相比之下,對於蘋果內容來說,它是同意‘個性化廣告’。”

“此外,有關蘋果的消息在圖形上與有關第三方的消息不同,例如,在蘋果的情況下,同意或拒絕按鈕上顯示的內容是不同的:“啟用個性化廣告”和“禁用個性化廣告”,而在第三方應用程序的消息中,按鈕的順序和內容是:“要求應用程序不要跟踪”。和‘允許’。”

華沙的指控遠非局部爭議,而是呼應了歐洲對大型科技公司自我監管的更廣泛懷疑。 Chróstny 表示,“我們懷疑 ATT 政策可能在隱私保護水平方面誤導了用戶,同時增強了蘋果相對於獨立出版商的競爭優勢。”

從財務角度來看,風險是巨大的。 UOKiK 確認可能會被處以最高可達蘋果年營業額 10% 的罰款。雖然路透社引用了“波蘭的營業額”,但如果母公司行使決定性影響力,歐盟一致的反壟斷法通常會針對全球集團的營業額,可能會導致數百億美元的收入損失。

蘋果的“核”防禦:撤回威脅

蘋果以積極的反駁方式回應了這些指控,將監管行動視為競爭對手推動的對消費者隱私的攻擊。

路透社看到的一份電子郵件聲明中,該公司發出了明確的最後通牒,暗示可能會從歐洲市場完全刪除 ATT 功能,而不是淡化它。

“激烈蘋果發言人表示,“數據跟踪行業繼續反對我們讓用戶重新控制其數據的努力,這並不奇怪,而現在巨大的壓力可能會迫使我們撤回這一功能,從而損害歐洲消費者的利益。 “

這種邊緣政策與 10 月份針對德國和意大利調查提出的撤回威脅相呼應,為蘋果的監管防禦策略建立了一種模式。儘管言辭激烈,該公司還是表示願意參與。

蘋果發言人指出,“我們將與波蘭競爭主管機構合作,確保蘋果能夠繼續為用戶提供這一有價值的隱私工具。 “蘋果的辯護依據是,任何放鬆 ATT 規則都會使用戶面臨不受控制的監視,從而有效地將蘋果定位為用戶數據的唯一監護人。

批評者認為這種“全有或全無”的立場是一種談判策略,旨在利用公眾情緒反對技術性反壟斷調整。通過將問題界定為隱私和監控之間的二元選擇,蘋果試圖迴避有關公平競爭的微妙爭論。

歐洲夾擊運動:協調一致的打擊

波蘭的行動代表了整個歐盟同步監管攻擊的最新戰線,孤立了蘋果的隱私做法。在德國,聯邦卡特爾辦公室 (Bundeskartellamt) 已發布初步法律評估,認為 ATT 構成禁止的自我偏好。

總裁 Andreas Mundt德國聯邦卡特爾局局長表示,“我們初步認為,這樣做可能構成不平等待遇和自我偏好,這是競爭法所禁止的。 “

德國監管機構對‘跟踪’漏洞的定義進一步澄清了人們的擔憂:

“首先,蘋果的 ATTF 定義‘跟踪’的方式僅涵蓋公司之間用於廣告目的的數據處理。但是,根據目前的調查結果,嚴格的 ATTF 規則並沒有涵蓋蘋果自己的做法,即整合整個生態系統中的用戶數據(來自其 App Store、Apple ID 和聯網設備),並將其用於廣告目的。 “

法國 Autorité de la concurrence 之前的做法 因相關廣告跟踪違規行為對蘋果公司處以 1.5 億歐元罰款,為當前波蘭調查開創先例。

意大利 AGCM 正在進行一項平行調查,形成監管“箝制運動”,使蘋果公司很難聲稱這些只是孤立的誤解。

審查範圍超出了歐盟範圍。英國最近維持了針對應用商店費用的大規模集體訴訟中被駁回的上訴,進一步削弱了其在該地區的法律地位。

這些調查共同挑戰了蘋果的“圍牆花園”商業模式,質疑當隱私功能有選擇地對競爭對手不利時,隱私功能是否可以與壟斷權力合法共存。

市場現實:圍牆花園的經濟學

在監管機構收緊政策的同時,金融市場似乎基本上沒有受到罰款或結構改革的威脅。蘋果股價 (AAPL) 在指控宣布當天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投資者認為監管風險是可控的。

就影響而言,差異非常明顯。雖然 Meta (Facebook) 由於 ATT 預計損失了 100 億美元的年收入,但蘋果自己的廣告業務卻在目前受到攻擊的生態系統優勢的推動下實現了增長。

這一增長驗證了“隱私悖論”理論:蘋果的隱私改革獲得了高額利潤,有效地將廣告收入從第三方轉移到了自己的搜索廣告平台。

更廣泛的行業背景包括針對其他科技巨頭的類似指控,例如舉報人指控 Meta 的系統性隱私失敗。

然而,使用隱私合規作為反壟斷武器的具體指控對於蘋果作為平台運營商和參與者的地位來說是獨一無二的。隨著案件的進展,“營業額”的定義,無論是波蘭的還是全球的,都將成為決定公司真正財務風險的關鍵變量。

Categories: IT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