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在將其最大的數據中心的能源費用削減高達 50%,這是一項支持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產業的戰略舉措。據報告,新補貼針對的是字節跳動和騰訊等科技巨頭。
北京的政策旨在抵消華為等公司中國製造處理器的較高功耗,其CloudMatrix系統功能強大,但能源密集型替代品。
其國產芯片是美國 Nvidia 更高效但受限的硬件的重要替代品。
通過降低運營成本,北京正在加速實現技術獨立。這是一場激烈的技術戰爭,更廣泛的計劃是到 2026 年將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產量增加兩倍。
有計劃地推動自給自足
面對技術封鎖,北京現在正在投入大量資源來實現半導體獨立。新能源補貼是國家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由 475 億美元的“大基金”支持,旨在創建一個有彈性的國內供應鏈。
國家支持的動員旨在到 2026 年將國內人工智能芯片產量增加兩倍。主要城市目前設定了到 2027 年 70% 以上的人工智能芯片自給自足的目標。
通過抵消國產芯片更高的能源需求,中國使其在經濟上可行大規模部署。這一戰略的關鍵是從頭開始構建整個生態系統。
中國最大的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已開始測試中國第一台國產深紫外 (DUV) 光刻機,這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這種對主權的追求被華為創始人任正非抓住了,他表示:“中國將打破一切限制,實現偉大復興。”
芯片戰爭的地緣政治衝擊
北京推動自力更生是對不穩定的美國出口管制的直接反應。其政策環境一直很混亂,英偉達 H20 AI 芯片的傳奇故事就是例證。 2025 年 4 月,華盛頓禁止 H20,迫使英偉達為其目前無法銷售的庫存收取 55 億美元的費用。
僅僅三個月後,白宮就做出了驚人的逆轉,解除了禁令。白宮人工智能沙皇戴維·薩克斯(David Sacks)解釋說,這樣做的邏輯是為了遏制新近膽大妄為的華為,他表示,“我們不會向中國出售我們最新最棒的芯片,但我們可以剝奪華為在中國基本上擁有的巨大市場份額。”
隨著北京方面的報復,由於擔心隱藏後門,對 H20 芯片啟動了安全調查,鞭打政策仍在繼續。更糟糕的是,據報導中國官員認為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的“侮辱性”言論,他評論道:“我們不會向他們出售我們最好的產品……第四個下來,我們希望中國繼續使用它。”
Nvidia 強烈否認存在任何安全風險,宣稱“NVIDIA 芯片沒有後門。沒有終止開關。沒有間諜軟件。”然而,損害已經造成。到 8 月底,北京已非正式地敦促其科技巨頭停止購買 H20,促使 Nvidia 完全暫停生產。
華為在 Nvidia 的陰影下崛起
美國不可預測的政策無意中造就了它試圖限制的競爭對手。突然的硬件短缺迫使中國科技巨頭尋找替代方案,而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
正如分析師 Patrick Moorhead 當時預測的那樣,“這會扼殺 Nvidia 進入關鍵市場的機會……中國公司只會轉向華為。”
華為抓住了這個機會,加大了 Ascend 系列 AI 加速器的產量,並推出了下一代 Ascend 920 芯片。該公司於 7 月推出了 CloudMatrix 384 系統,這是一個集成了 384 個 Ascend 910C 處理器的大型集群。
理論上,其性能指標超過了 Nvidia 的 72-GPU GB200 系統,為 Nvidia 的 180 PFLOPS 提供了大約 300 PFLOPS 的性能。
然而,其性能優勢是以高昂的能源成本為代價的,CloudMatrix 消耗的能源成本約為559 kW,幾乎是其 Nvidia 競爭對手 145 kW 的四倍。
這種權衡是中國新能源補貼如此關鍵的核心原因。就連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也承認了這一威脅,並警告說:“低估中國的實力和華為令人難以置信的競爭精神是愚蠢的。這是一家擁有非凡技術的公司。”
國內生態系統的高昂成本
對於英偉達和 ASML 等跨國科技公司來說,全球市場的分裂會帶來嚴重後果。生產不可替代的光刻設備的荷蘭巨頭ASML已經警告投資者,由於出口管制,預計其2026年在中國的銷售額將“大幅”下降。
然而,中國的道路並非沒有巨大的挑戰。消息人士稱,中國新的國產 DUV 設備可能面臨“極其低的良率”,特別是如果被迫使用複雜的多重圖案化技術生產更先進的 5 納米芯片。
困難不僅僅限於硬件。人工智能初創公司 DeepSeek 在未能完成華為 Ascend 芯片上的訓練後,被迫無限期推遲其下一代 R2 模型,這凸顯了在新興的、未經驗證的硬件上構建軟件堆棧的巨大挑戰。
這些障礙顯示了技術主權的高昂代價。分析師對結果存在分歧。一些人認為,英偉達的芯片現在對中國來說是可有可無的,而另一些人則認為,目前北京缺乏真正的高端替代品。隨著世界分裂成越來越孤立的技術領域,不確定性現在定義了新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