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 因其政策而面臨開發者的尖銳批評,該政策要求政府進行身份驗證才能訪問其高級 API 模型(如 GPT-5)。
強烈反對的焦點是 OpenAI 拒絕向不願提供個人數據的用戶退還預付積分。開發者的資金被困在平台上,無法使用他們付費的服務。
雖然 OpenAI 將安全作為改變的原因,但其嚴格的不退款立場被稱為糟糕的客戶服務。 OpenAI 的舉動凸顯了用戶驗證日益增長的行業趨勢,引發了關於隱私和匿名訪問強大人工智能工具的未來的新爭論。
先付款,後驗證:不退款 政策引發憤怒
對於預先在賬戶中存入資金以試驗尖端模型的開發者來說,突然的驗證門就像是一個誘餌和開關。
拒絕退款使開發人員獲得了無法使用的積分,並促使他們對收費提出異議並轉向競爭對手。
OpenAI 的立場得到了其 官方服務條款。根據最後一次更新於 2025 年 7 月的服務積分條款,該公司對其 API 支付的資金實行嚴格的政策。
“所有服務銷售,包括預付費服務的銷售,都是最終的。除非法律要求,否則服務積分不可退還,並且如果未使用,則在購買或發行之日後一年到期……”
雖然法律上明確,但該條款在與其他條款配合使用時被批評為反消費者。 另一位 Hacker News 用戶評論道:“在這種情況下不退款絕對是可怕的客戶服務……OpenAI 是怎麼想的?”
為了減少濫用,OpenAI 的 官方幫助文檔解釋了新障礙背後的基本原理。 “組織驗證有助於防止不安全使用,同時繼續向更廣泛的開發者社區提供先進的人工智能功能。”
然而,該政策並不完全是意外,而是有計劃的戰略轉變。該公司早在四月份就已經為這樣一個系統奠定了基礎,並指出支持頁面已更新,以描述未來先進模型的潛在“驗證組織”流程。
最近的實施似乎是該長期計劃的實現,與最新、最強大模型的更廣泛可用性同步。
匿名的終結? OpenAI 加入強制身份檢查趨勢
OpenAI 的舉動引發了有關數字身份和隱私的更廣泛討論,許多人認為 OpenAI 的舉動是令人不安的行業趨勢的一部分。要求將軟件開發帳戶與現實世界的政府 ID 相關聯,這打擊了互聯網長期以來所堅持的匿名價值的核心。
Hacker News 的一位評論者對匿名網絡的轉變表示遺憾。
“互聯網曾經是一個假名和另一個自我的領域。匿名之所以受到珍惜,是因為它保護我們免受(當時)主要是想像中的邪惡侵害。現在, 這些邪惡存在……我們正在教導孩子們放棄匿名。”
廣泛的情緒顯示,許多開發者表達了反對與大型科技公司共享敏感文檔的強硬立場。
“在地獄中,我不可能將駕駛執照或護照等敏感個人文檔的副本上傳到 Google、Facebook、微軟、亞馬遜、OpenAI 等公司……”
這樣的 擔憂並非沒有根據。同一論壇上的另一場討論詳細介紹了Google 目前如何使用 AI 來估算用戶年齡、阻止訪問內容並要求成年人提供駕駛執照或護照(被錯誤地標記為未成年人)。
正如該討論中的一位用戶指出的那樣, “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先例。年齡驗證法的目的是保護未成年人,而不是強迫每個成年人交出政府身份證件只是為了閱讀內容。”
最有可能的是,這種推動是由歐盟人工智能法案等新興法規推動的,迫使平台先發製人地實施更嚴格的控制。
矛盾的策略:在贏得企業信任的同時疏遠企業 開發者
OpenAI 對個人開發者的強硬立場與其最近針對大型企業客戶和更廣泛用戶群的魅力攻勢形成鮮明對比。僅在過去一周,該公司就採取了幾項引人注目的舉措,以建立更深層次、基於信任的關係。
它收購了 Mac 原生 AI 界面 Sky,以更好地將 ChatGPT 集成到桌面工作流程中,並推出了“公司知識”,這是一項旨在安全地將 ChatGPT 與敏感的內部公司數據連接起來的功能。
這兩項舉措都是建立在信任和無縫集成的基礎上的。
A 雙軌方法——讓企業放心,同時對小型開發商施加嚴格的、不可退款的條款——建議對高價值客戶進行戰略優先考慮。與此同時,該公司正在進行大規模資本投資,以確保其作為基礎人工智能提供商的地位。
據報導,該公司正在與甲骨文合作,達成一項創紀錄的 380 億美元債務計劃,為其“Stargate”數據中心項目的擴張提供資金。
在如此巨額融資的背景下,拒絕退還相對少量的 API 積分顯得特別不合時宜。
在其時機上,還大力推動鞏固其平台作為人工智能開發首選生態系統的地位。
在 8 月份推出 GPT-5 API 後,該公司於 10 月初舉行了開發日活動,宣佈為其強大的 API 訪問權限。 GPT-5 Pro 模型和 AgentKit 等新工具包,旨在簡化 AI 代理的構建。
通過使用強大的新工具吸引開發人員,然後在沒有靈活退款政策的情況下實施限制性驗證門,OpenAI 可能會疏遠其構建繁榮平台所需的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