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導,微軟正在將其 Surface 和服務器製造業務遷出中國,這一重大轉變最早可能於 2026 年開始。 日經新聞報告是對中美貿易摩擦日益加劇的直接回應。
這是微軟從該地區戰略撤出的最新舉措。該公司已經關閉了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並結束了長達 20 年的合資企業。這一決定反映了更廣泛的科技行業趨勢,像蘋果這樣的公司也將生產轉移到以下國家: 越南建立更安全的供應鏈。
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迫使供應鏈進行徹底改革
轉移關鍵硬件生產的決定凸顯了美國科技巨頭面臨的巨大壓力。貿易爭端不斷升級,包括特朗普總統最近威脅加徵 100% 關稅和新的相互港口費用,使得以中國為中心的供應鏈越來越難以維持。
北京還收緊了稀土出口規則,稀土是電子製造的關鍵組成部分。據《日經新聞》報導,微軟的計劃涉及為未來的 Surface 和服務器產品轉移組件、零件和最終組裝。這標誌著一場深刻的結構性變化。
這一轉向是整個行業對過度依賴單一國家風險的更大反思的一部分。 Gartner 分析師強調,供應鏈彈性是 2025 年的首要任務,因為各公司力求避免地緣政治摩擦或公共衛生危機造成的干擾。
微軟並不是 獨自完成這一戰略轉變。蘋果一直在積極將包括智能家居集線器和攝像頭在內的新設備的生產轉移到越南的工廠。這些科技巨頭的目標很明確:創建一個更加分散、更有彈性和政治絕緣的製造基地。
精心策劃的中國撤退的最新一步
這一製造業重心是微軟悄悄但深思熟慮地撤出中國的最重要舉措。一年多來,該公司一直在系統地減少在中國的運營足跡。
其上海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的關閉是一個重要的早期信號。該設施並不是一個小型前哨基地。它是一個創新中心,支持了數百個當地項目並吸引了超過十億美元的投資。它的關閉標誌著該地區一個關鍵研發渠道的結束。
2025 年 4 月,它結束了與微創軟件(其在中國的第一家合資企業)長達兩年的合作關係,並裁員 2,000 人。微創軟件的內部關閉通知直接提到了“地緣政治的轉變和全球商業環境的變化”。
這些行動是在之前重新安置數百名人工智能和雲員工以及要求中國員工使用 iPhone 以增強安全性的舉措之後採取的。雖然微軟公開否認全面退出,但其行動清楚地描繪了去風險和戰略調整的畫面。
這種謹慎的做法與微軟總裁布拉德·史密斯的公開聲明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反對美國激進的出口管制,他表示,“人工智能將繼續在全球範圍內傳播。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阻止這一點。”
安全漏洞的模式 助長了人員外逃
一系列破壞性安全事件的曝光削弱了人們對華盛頓的信任,也助長了戰略撤退。 2025 年 7 月,有報導曝光微軟利用中國工程師來維護敏感的五角大樓雲系統。
“數字護航”計劃是一種節省成本的解決方案,可以滿足嚴格的聯邦公民身份規則。然而,它依靠資質不足的美國員工來監督精英工程師,造成了持續多年的巨大安全盲點。
這種高風險做法,該公司未能在其官方安全計劃中向國防部適當披露,從而造成了一位前官員所說的明顯漏洞。
前 DISA 首席技術官 David Mihelcic 直言不諱地評估了這一危險,他說:“這就是你所面臨的危險。” 一個你真的不信任的人,因為他們可能在中國情報部門,而另一個人並沒有真正的能力。 “
前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局高管哈利·科克警告間諜活動的可能性,並指出,“如果我是一名特工,我會將其視為獲取極其有價值的信息的途徑。我們需要對此非常關注。 “
當揭露同樣的做法適用於 本地 SharePoint 軟件成為全球黑客活動的目標,該活動損害了 400 多個組織,其中包括國土安全部的部分部門。
公眾和政治的強烈反對立即發生,迫使微軟停止在國防部系統中使用這種做法。
五角大樓的反應是明確的。美國國防部長皮特·赫格塞斯 (Pete Hegseth) 宣稱,“絕不允許來自任何國家的外國工程師維護或訪問國防部系統”,這使得微軟沒有迴旋餘地。
這種安全故障模式,再加上地緣政治的不穩定,使在中國的重要存在成為該公司不再願意承擔的責任。